欢迎光临南方新闻热线!
今天是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
近日,走进衡水深州大冯营镇一淡水鲈鱼养殖基地的大棚里,一个个“巨型鱼缸”整齐排列,水面响声四起,工人们正在忙着打捞、装筐、称重。
近年来,大冯营镇多次派人奔赴江苏等地考察参观、学习钻研,抓住有利契机,主动对接,引进智能化循环水罐体养殖,走出一条“以鱼富民”的道路。
“我们基地今年7月正式投产,投放10万多尾鲈鱼鱼苗,预计可产出鲈鱼24万余斤。”该镇大冯营村党支部书记张艳广说,鲈鱼生长周期一般在6个月左右,现在第一季基本已经养成,长势好的鲈鱼已经达到了“成熟期”,正在陆续打捞上市。
目前,大冯营村采用“村集体+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建设8个大棚,棚内供氧设备、蓄水池及配套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,预计年收益达200余万元。同时,养殖基地还鼓励有意愿的村民入股,帮助他们学习养殖技术,拓宽村民增收致富新路径。
“我们采用高密度水循环养殖系统,环保无污染,养殖成本低。”养殖基地管理人员张兰通说,不仅鲈鱼的收获和上市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,还能养出肉质结实、没有泥腥味的鱼,深受市场欢迎。(任玉静)